考试脑科学阅读笔记

《考试脑科学》读书笔记

chap 1 记忆是什么

  • 本章说了什么?

    本章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

    1,给出了记忆的脑科学定义即新的神经回路的形成

    2,通过类比硬盘与RAM的关系,介绍了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

    3,介绍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生理机制,即通过器官海马体,基于“某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的标准来进行判断。因而若想将知识变为长期记忆,就需要反复复习来达到欺骗海马体的作用。并说明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反复训练的效率”

  • 本章是如何说的?

    首先从记忆的测量手段来说起,一种最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就是考试。并通过提出能否直接观察到的问题,引出了脑科学中针对记忆的研究,并给出了现有脑科学中对记忆的定义,记忆的分类(短期与长期),以及短期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的生理机制。然后说明了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chap 2 欺骗大脑的方法

  • 本章说了什么?

    本章讲解了记忆是如何被忘记的机制以及如何减缓忘记的策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描述忘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4h,24h,48h),一般不会因人而异,但是若往脑中塞入了不加准备的过量信息,就会导致记忆提前消失(因而人与人的记忆力不同)。复习可以减缓信息被忘记。复习时也要依据人脑的规则,注意以下三点:

    ​ 1,复习最晚不要超过1个月(因为海马体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整理信息),作者建议的复习时间节点是第2天,第一次复习1周后,第二次复习2周后,第三次复习1个月后。

    ​ 2,复习同样的内容才有效果

    ​ 3,人脑更重视输出而不是输入,即对海马体而言,该信息被频繁地被调用,应该是很重要的

  • 本章时如何说的?

    本章从记忆的反面忘记(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进行研究说明,通过遗忘曲线揭示了忘记的规律,指明了减缓遗忘的方法是复习,并结合脑科学的研究结论,点明了复习时的注意要点

chap 3 海马体和LTP

  • 本章说了什么?

    本章介绍了海马体的LTP现象,即海马体的神经元被反复刺激后,连接仍然保持着增强的状态。LTP效应发挥好,记忆力也有所提高。如何通过减少复习次数来更简洁地引发LTP现象是本章要介绍的内容:

    ​ 第一种诀窍是对记忆的消息保有好奇心,可以产生$\theta$波,此时即使刺激减少也能产生LTP

    ​ 第二种诀窍是激活杏仁核也容易引发LTP,杏仁核是情绪的工厂,以情绪为辅佐来促进记忆,可以尝试使用感动式学习法。

    注意事项:LTP无法承受压力,记忆力会因为压力而下降。但缺乏紧张感对记忆也没有什么益处,还要保持适当的紧张感

    狮子记忆法来提高记忆力,饥饿,走动和降低室温,这些方法利用了动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特性。

  • 本章是怎么说的?

    本章先介绍了脑科学中的LTP现象可以促进记忆力,依据这个原理,结合脑科学中的实验,给出了两种减少复习次数的小诀窍和依据动物进化理论的狮子记忆法

chap 4 不可思议的睡眠

  • 本章说了什么?
    本章讲解了睡眠与记忆的关系。睡眠对记忆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 首先,睡眠时海马体会分类整理大脑中的信息,即会复习,具有巩固记忆的效果。

    ​ 其次,$\theta$波最强大的时候是夜晚入睡的时候。

    ​ 再次,睡眠能使人灵光乍现。

    ​ 值得注意的是,午睡具有同样效果,失眠时,只要停止向大脑中输入信息,放空自己,也能让海马体开始工作。

    ​ 利用睡眠发挥学习效果的方法:

    ​ 1,坚持每天勤勉学习的分散学习法(利用睡眠巩固记忆)

    ​ 2,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期,因而上午是人在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候,用来学习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数学等),睡前适合学习需要记忆的内容(英语等)

  • 本章是如何说的?
    本章首先讲解了睡眠时大脑进行的活动,接着给出脑科学中睡眠对记忆的促进作用以及相关的试验。然后再提出来利用睡眠发挥学习效果的方法

chap 5 模糊的大脑

  • 本章说了什么?

    本章依据动物脑的试验来揭示大脑的本质。大脑相比于计算机传递信息使用的是模拟信号,更擅长利用排除法(失败)来进行修正。脑的记忆本质在于“模糊不清”,这令记忆具有了灵活性。让学习更快的方法有:

    1,分步骤记忆的循序渐进法,步骤分解得越详细,学习效率就越高

    2,分阶段学习,先理解较大区别,再理解细微区别(先整体后局部),先从大局出发

    3,利用学习迁移现象,先扩大擅长科目的优势,再利用通用的基础能力去学习其他科目。

  • 本章是怎么说的?
    本章为了说明大脑的本质,从更专注于生存的动物脑试验入手,揭示了大脑记忆模糊的特性以及利用排除法来记忆。再结合动物脑试验,给出了循序渐进法,大局出发法与扩大优势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chap 6 天才的记忆机制

  • 本章说了什么?

    本章讲解了记忆的种类与各自的性质。记忆的种类有三种:

    1,经验记忆:与自身经历相关,由多种记忆组合而成(想象大城市纵横交错的道路网),更容易记住并想起来

    2,知识记忆:缺少契机就难以回想起的知识或信息类的记忆

    3,方法记忆:关于“how to”的记忆。特征: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记忆(用身体记住的记忆),难以遗忘

    按记忆牢固度与原始程度(对生存的重要性)来排序是:方法记忆>经验记忆>知识记忆,

    将知识记忆转换为更长久记忆的方法有:

    1,记忆时多联想(多建造道路),将知识记忆转换为经验记忆

    2,向别人讲述学到的知识,转换为经验记忆最简单的方法

    3,动笔写,出声读,通过反复输出知识来加强记忆(调动各个器官)

    4,初中之前知识记忆比较发达,之后就是经验记忆占优势了,因而要根据阶段来改变学习方法,之前可以通过死记硬背,之后要更重视原理和逻辑的经验记忆。

    方法记忆是创造天才的根本,这是因为它就像是从事物中提取出了精髓,可以推广到相同逻辑上,而且记忆量少。

    人是如何成为一个天才呢?记住A的同时,也记住了A的方法,再学习B时,利用学习迁移,可以更高效地记住B及B的方法,这样不断学习的话,记忆能成几何级增长,不断地坚持学习,才能看到学习和成果的关系呈指数级增长,虽然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但是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奇迹,现实中,从开始学习到出现效果,至少需要3个月,因而长期性的规划也很重要。

  • 本章是怎么说的?

    本章从记忆的分类与特征讲起,为了转换为最长久并且记忆量最少的记忆,作者给出了几种学习方法,并最后讨论了方法记忆,得出来持续努力的理论依据。